河南省安阳市民俗博物馆凤翔彩绘泥塑展览,博物馆现场展出的凤翔泥塑十二生肖及挂虎制品。凤翔泥塑,又称凤翔彩绘泥塑,为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,当地人称为泥货,主要分布在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。凤翔泥塑历史悠久,具体年代已不可考,有学者认为产生于周、秦时期,盛于唐代,到明代得到进一步发展。相传明朝洪武年间,朱元璋征讨鞑靼的第六营在此就地安业,驻扎之地即称为六营村。士兵中的江西人,将陶瓷制作手艺与凤翔当地文化融合,创作出泥塑制品,用以祈子、护生、辟邪、镇宅、纳福,其中又以泥塑虎最具代表。其种类主要是座虎、挂虎、五毒、卧牛、十二属相、豆豆鼓、金瓜、吉虎、鹿羔、鹦鹉等玩具类,八仙、三国、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。2006年5月20日,凤翔泥塑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 王建安/IC photo